我在公司接的第一個上線專案,為「舊版複委託網頁」移植到「新版複委託網頁」。(甚麼是「複委託」?)
聽起來好像很簡單,但不是東西搬過去就好!!!
給大家瞧瞧關於網頁移植的專案表
圖1.專案進度表
需求確認-版面與功能
就是因為要改變舊有的網頁,所以新網頁勢必會增加欄位,給予客戶更貼近、更有用的資訊,
因此一開始的版面設計、功能欄位經過好幾次的會議討論產生。
圖2.初步版型比較
需求確認-開發項目
接下來就是功能開發,簡單區分後台、中台、前台,
三大區塊資料互相牽動,缺一不可。
底下包含報價、下單、回報、帳務...每項頁面又有更多細項的功能,
比如報價來源? (每個會跳跟不會跳的報價,都是國外源頭提供的啊~ 甚麼是跳不跳的報價?關於美股行情,又是一個獨立專案,可以弄另一篇來介紹)
K線圖、主動or被動回報、損益試算功能...以上,翻新就得弄新規格,
可以說是非常資訊又非常數學,這兩項又非我專長,真是辛苦我了...(應該是辛苦同事吧
整個網頁就包羅萬象,每個環節都是從不懂請教到懂,透過中後台系統流程圖,可以知道整個樣貌。
圖3.中後台系統流程圖
當然,考量有些規劃在此時加入可能會延後上線日,因此得衡量,去評估現階段先以主要的功能面為主,其餘可於第一階之後再調整。
正式開發+進度追蹤
我們團隊,每周開一次專案團隊會議(副總、協理與各開發同仁),報告已完成與本周預計的事項。
會議上會用流程架構圖並用顏色區別已完成/尚未完成之工作項目,能夠在會議的呈現的更一目了然。
(因為畢竟涉及太多開發同仁,如果都用文字報告,大家理解的方向可能會不一樣)
圖4. 報告進度的專案架構圖
圖5. 報告進度的專案架構圖-
跟上一張比起來,灰色是已完成的,僅需討論尚未完成的區塊,一目了然。
會議上的心態要保持自然又需專業,即使心裡很緊張,但也不要表現出來,可以把緊張的情緒當作很看重這次會議表現,但表現出來是要有自信的。
每一次會議前需做足準備,知道他們開發單位討論的東西,並且用適當的語氣與態度去詢問每一個相關同仁的進度,若沒有完成也要關心原因,但又不能表現出太逼死人的態度,因此這也是PM的挑戰之一。
當你真正搞懂這些名詞與內容,你才能在會議上有自信的報告。
測試階段
開發單位會先自行測試約兩周,再交測給測試team協助整合測試,測試team當然也已事先先寫好測試腳本。
由於股市下單會涉及到後台委外國外券商至交易所下單,所以會遇到各種情況:
比如預約單委託與回報、一般單委託與回報、刪單(確認、否決)、完全成交或部分成交(也可測試部分成交後刪單,然後刪單又否決)…
等各種數十種情況,依這些情況訂出測試個案,交測時就可以依據這些個案來測試。
這段期間就是去了解測試工作進度並且來回協調測試team與網發、交易處理狀況 。
上線階段:
接下來就關心各組人員(後台、中台GW、行情、回報、損益試算...)上線前的準備,包含填需求單、上線單。
環境又可區分:
正測環境(只有內部同仁可以使用,但等同於正式環境),供交易室人員+客服處協助測試。
在測試過程中,遇到的問題修改後,原本上線的項目也就必需再修正後重新上線,
正式環境(客戶看得到),最後全部都修正完畢,2021/6/28 前台上線。
上線後:
整案從需求提出→討論→開發→測試→上線,大約花費3個月。
上線後,需要進行用戶體驗觀察改善項目,比如可以統計經過新版網上發下單複委託的數據,
數金處也有提供複委託網站數據報表,可看瀏覽與點擊次數。
可以以使用者角度,從登入進入到網頁後的每個節點,是否操作順暢。
圖6.使用者介面-功能關聯性圖
這個專案算是給一個剛畢業,完全沒經驗的我很好的學習機會,能夠讓我有獨挑大樑表現的機會;
而且每一次會議是所有相關開發同仁都一同參與,因此若長官詢問更細節的東西可以讓那些同仁直接回答,因為要我全面了解他們的專業也是不可能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,我能夠盡量整合資訊,與長官、同仁開會討論,並且從中學習,讓大家的努力成果推動專案一步步前行,這些經驗使一個剛畢業的我成長不少。
以上就是以實例讓大家瞭解一下PM的工作內容,
一個專案的產生,就像生產BABY一樣,辛苦孕育,期待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