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少讀邏輯相關的書,因為不好懂,要花腦力是一件辛苦的事 (廢)
但這本書真的很白話,沒有使用進階的概念闡述,反倒是蠻常使用一些小故事提供另一角度的思考。
以下分享書中提及的幾個重點觀念,再加上我的想法。
思維(Thinking)
思維意思是,具有意識的大腦對客觀現實進行認知的過程。
思歸總類超級多種,比如說,
歸納思維(比如芭樂、水梨、蘋果都是水果)、演繹思維、批判思維、集中思維(眾多資料中找出解決辦法)、逆向思維、橫向思維(舉一反三)
、分解思維、跳躍思維...等等,都是我們生活中常會使用到的思考模式,
而且不會只使用一種。
思考過程三步驟:輸入→處理→輸出,
這邊來跟大家特別提到 輸出原理-金字塔原理。
金字塔原理指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中心論點,由中心論點發散出幾個二級分論點。
這一原則可以幫助順理思路,釐清最核心主體,是由多少二級論點組成。
辯論
辯論由「立論」、「質詢」、「反駁」、「總結」組成。
「立論」:確定中心觀點,對象是誰?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?
「質詢」:詢問對方觀點,觀察可疑、矛盾、不實之處。
「反駁」:避免無意義的爭論,要注意常見的謬誤如下 (也是比較複雜的)
(擷取自本書籍)
「總結」:總結自己的觀點,找出對方邏輯錯誤,並且做收尾。
收益值與半衰期
第一次看到這個名詞,覺得不錯,想要與大家分享。
收益值:物質或精神
半衰期:收益隨時間遞減直至消失的時間。
(四個象限圖)
短半衰期+高收益值 :買奢侈品、玩手機
長半衰期+高收益值:與一位強者交流、學到超乎想像的收穫
短半衰期+低收益值:當網路酸民、明明很想睡覺了但硬要漫無目的滑IG (最近的ME)
長半衰期+低收益值:每天早睡五分鐘
總結上述,要能提升自己,就是少做「短半衰期」的事情,多做「長半衰期」的事情 (也就是真正有意義的事情,讓我們就算結束此事後,還可以感到滿滿收穫,那就代表剛才做「這件事」超棒的!)。
不管收益是高還是低,至少都是一點一滴增進自己。
談判條件,小心誤入「錨定效應」
我們再怎麼砍價,也還是出價者「錨定」價格基礎上往下壓一點,
看到這句,第一時間想到房價。為甚麼都是對方說了算?為甚麼出一個自己覺得的合理價反而被別人覺得太扯?
是現在的房價漲到無法無天,不是我們不合理。
因此談判時,先自問自答,問自己能接受的條件與底價為何,以防被對方拉著走。
善用轉移話題
如果別人踩到自己地雷,巧妙轉移話題,把問自己的話題轉移到問話的人身上。(我很需要善用此技能)
多閱讀
狹隘會造成封閉,因此我們需經常思考問題,反思自己,在掌握大量科學資料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。
心態轉換,看問題的腳步也會隨之煥然一新,開闊我們的眼界。
本來覺得這本書好像跟我想的邏輯思考有點差異,但其實印證生活大大小小事情都跟思維有關係,
思維清楚,培養上述觀念,表現出的行為模式就會具有條理、有邏輯。
簡單白話的文字,剛好挺適合初階閱讀邏輯書籍的人,
接下來就再繼續挖寶,來挑戰更進一階的邏輯書,強化我的頭腦 (期待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