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情緒,我自己管!  《所有壞事背後都有未來的好事》

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,每天都有新的煩惱產生。但有沒有想過,這些壞事都是未來的好事?

 

為甚麼借這本書?

會借這本書起因是,自己明明是講話不直接的個性,對人也是客氣型,但還是蠻常與身旁朋友起衝突,這就讓我納悶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?

後來才知道,大多是因為自己本身的某些地雷被觸碰,但我沒有講出來,導致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碰後,我就爆發了。

如果拿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, 是第四層尊重需求沒有被滿足,又因缺乏溝通而導致情緒管控不當。

 

情緒自救

通常一件事情產生出的結果過程是這樣的,

事件→想法→情緒→行為→結果

關鍵就在於,對相同事情有不同想法便可產生截然不同的情緒、行為與結果。

而如何創造不同的想法?

也就是對事情有不同的解釋。

假設一件事情的發生,你是用  永久的(永遠都這樣了...)、普遍的(沒有特別原因)、不可控的(我無法改變)、內部歸因(是因為我的問題),感受就會是負面的。

相反的,如果你暫時的、特殊的、可控的、外部歸因,所有難過與氣惱都會煙消雲散!

所以像我前面說的因為我某些地雷被觸碰,但我沒有清楚說出來,導致有負面感受,感受到我的尊重需求沒有被滿足。但其實對方是不是哪一層面也有未被滿足的需求,才會有這樣的行為呢?

就可以用 暫時的(不會常常見面...)、特殊的(那位朋友是因為有一些原因,所以才...)、可控的(我可以清楚說出我的感受)、外部歸因(不是針對我),這樣的想法,或許就氣消了。

 

擺脫僵局,展開對話,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

先跟自己對話,

每天晚上,把今天遇到負面情緒的事情,寫下情緒日記,用正面思考轉換,

當自己的情緒教練!

 

情緒是由我自己的想法而決定,不論別人做了甚麼事情或外界發生甚麼事情,我都可以經由管理自身的想法來管理自己的情緒。

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歸咎於是別人造成的,那麼就是賦予了對方太多權力來影響、來控制我的生活。

過度沉浸在過去的失敗與痛苦,反而會錯過現在與未來。

 

成為高情商

透過這本書,才發覺我的情商很低。

因為我其實常常對於無法掌控的事情抱有執念,讓情緒受到影響。

 

高情商者的思維,會把時間與能量花在那些可以被自己掌控和影響的事情上面。

因此事件一來,先思考這是不是「我的事」,也就是我可以掌控的事情;如果不是「我的事」,就別對無法掌控的事花費精力了吧。

 

另外,就算是「我的事」,

人生每一個階段當下最重要的事情都不一樣,

排好優先順序後,就別想把該階段較後面的順序再貪心地掌控得很完美了。

減少內在衝突,才能獲得平靜。

 

Fake it till you make it.

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行為就會傾向你所認知的形象。

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內向,行為的表現就會是內向者,不擅長說話。但可以轉為積極正向的自我認知,比如:我內向,但也可以口才很好。

 

假裝自己很有自信,直到你真正成為這樣的人。

 

像我的痛點就是,工作認真,明明做了很多事情,卻因為沒自信的談吐給人感覺不夠堅定,讓長官誤以為你沒做多少事,這就很冤枉了。

有能力,卻不擅於表現自己真的比較吃虧。

每次對話前,

1.先想清楚你的目的是甚麼。

比如這次跟主管工作報告,我最想傳達的訊息是?

有清楚的目標,言語就更有邏輯,也比較不容易被帶偏話題。

 

2.立場要堅定。

用果斷且堅定的語氣與對方溝通,才能帶出專業與信任感。

 

3.注意自己語言習慣

少用嗯...、好像是...的言詞。

 

講話緊張速度變快,就有意識提醒自己放~慢~

 

對話過程中出現中斷,無需急於填滿空白。只要說完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後,就等對方的回應,這樣會顯得自信與從容。

 


每個人最關心的其實只有自己

如果別人一舉一動,都在心中引起軒然大波,就會是把情緒交由其他人主宰。

只要是你認為正確的事情,就放膽行動不拖泥帶水,會變得更果斷有主見。

 

每個人最關心的其實只有自己。

能不在意別人看法,就不用花時間做無謂的努力,想讓別人喜歡自己。

這樣反而會有一種灑脫的魅力,你的自信也會吸引與你有相同頻率的人。

 

無條件愛自己

不是因為自己夠好才愛,而是無條件的愛。

把自己當作小孩來愛,不是溺愛,

是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的愛。

情緒管理就像是需要鍛鍊的肌肉,期望往後我遇到負面事情時,就一直用正向思考,把這塊正向情緒肌肉鍛鍊的越加強壯,成為高情商的人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金娜 的頭像
    阿金娜

    林家女孩

    阿金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